作为西部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煤炭企业,今年以来陕煤化集团积极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在整体宏观经济仍处于“L”型走向的大环境下,生产经营呈现出“持续向好优于预期”的态势。记者获悉,该集团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5.5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0.5亿元,同比增盈36亿元。预计2016年集团将实现整体盈利30亿元。
在本轮国家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陕煤化集团“主动作为早出击、调整结构促转型”的做法已经成为行业典型,并在全国予以推广。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陕煤化集团即主动开始实施对资源枯竭、亏损严重、煤质差且产品没有市场的三类矿井实施关闭,加大落后产能关闭退出的力度,重点发展陕北和彬黄地区的优势矿井,从源头上消灭了亏损点,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在已经启动关闭18对、缓建4对矿井的基础上,集团近日决定再关闭4对矿井,化解过剩产能总规模达3495万吨。力争通过未来3年多的努力,把集团的煤炭产业做到产量全国第二,竞争力全国第一。
随着去产能工作的稳步推进和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互联网+、电子交易、扩大直供等营销方式的改变,陕煤化集团的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去库存”取得初步成效。其中彬黄、陕北区域的煤炭近期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库存也由年初175万吨降到6月中旬的55万吨,达到了历史最低。其他如钢材、化工等主要产品的库存也均维持在较低水平。
在改善经营业绩,从根本上降低负债率的同时,集团着眼于“去杠杆”,通过内部挖潜,强化专项资金管理、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利用国家关于去产能奖补、“三供一业”移交、医疗移交、专项建设基金等政策支持,争取政策支持和内部盘活资金300多亿,有力提升了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
面对煤炭、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集团通过持之以恒地强化成本管理工作,今年上半年主要产品成本同比均有大幅下降,其中:煤炭完全成本比上年同期降低33.77元/吨,降幅为20%,钢铁制造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323.4元,降幅为15%。化工产品制造成本同比均有所下降,降幅在7.42%到29.3%不等。
与此同时,集团深入总结反思企业“十二五”期间发展所存在发展速度与质量矛盾突出,产业泛化,竞争力不强,管理层级多,冗员负担重等主要问题,作出了持续找短板、查不足,学先进,赶先进的有力部署,在产业优化、产融结合、体制改革、管理高效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代表我国第三次矿业技术变革的110-N00新一代采煤工法已经在集团所属的神南矿业公司取得实质性突破并予以推广,进一步增强了集团的煤炭开采成本优势;智能化无人开采也已经在黄陵矿业公司得以实现、被称为我国煤炭工业开采史上的重大创举。未来伴随着一大批新技术的突破和转化,陕煤化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必将大幅提升。
“无论宏观形势怎么变化,陕煤化集团的整体比较优势没有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前进的态势没有变,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信心没有减。”陕煤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照乾指出,“随着去产能工作的完成和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入,陕煤化集团一定能够率先摆脱行业周期高低起伏上下波动的影响,瞄准全年盈利30亿元的既定目标,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 记者:于孟林 通讯员:孙鹏 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