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绿色和平7月发布的一份《中国煤制气产业项目统计分析》材料显示,截至2014年6月,全国处于不同阶段的煤制气项目共计50个,其中实际建设中项目5个(部分产能已投产),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项目16个,计划中的项目18个,另有2013年以来新签约的11个项目。若全部建成,总产能将达2250亿立方米/年。
然而,这或许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在大幅放行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审批背后,技术路线不成熟、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等尚未解决的问题仍然摆在投资商面前。庆华和大唐的两个“示范项目”甚至在投产数月之内就因严重故障而被迫停工检修。截至目前,除了中国外,全球煤制气规模化量产的案例只有一个,即美国的大平原煤制气。
美国曾经也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所以其政府一度支持煤制油气的研发,不过由于忽略了煤制油气的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多数的研发项目无疾而终,只有大平原煤制气这一个项目实现了规模化量产。
但这一项目在经济性以及环保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国际能源与环境政策专家杨启仁博士表示:“国内的产业相关人士对美国发展大平原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历史经验存在诸多误解。实际上这个项目对于美国来讲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据杨介绍,由五家油气管道公司合资组成的大平原气化联营公司是大平原项目的原始投资者。该公司在开始规划建厂时跟美国能源产业界的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在富煤少气的美国,天然气价格只会涨不会跌。但在大平原建厂完成后,美国油气价格不但没有出现预期中的上涨,反而开始下跌。而根据调整后的价格重新估算,大平原厂在运转的前十年间预计亏损13亿美元。大平原气化联营公司起初试图要求美国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可是美国政府并不愿意填补这个无止尽的财政黑洞,在失去政府援助后,大平原气化联营公司于1985年8月1日宣布破产。这个投资失误、艰难求生的美国煤制气经验或能为中国煤制气现状带来一些思考。由此,本文即梳理部分大平原项目所积累的经验及教训,以期用更真实的发展历程为当下中国煤制气开发提供借鉴。
(来源:《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