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神华集团对外发布公告,该集团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此外,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2014年计划投资586.87亿元,新建、续建煤化工项目32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神华外,目前,中煤、陕煤化、兖矿、开滦等企业都进一步加大了煤化工产业的投资比例。
业内人士指出,发展煤化工尤其是现代煤化工方向是对的,但不是解决煤炭行业困境的根本办法,短期内也难成为其救命稻草。煤化工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上马煤化工项目需理性思考。
企业热情高涨
一边是持续走低的煤炭价格,一边是仍在不断增长的产能,面对煤满为患的全社会库存和寒意正浓的煤炭市场,煤企加快转投现代煤化工产业,调整产品结构,转化市场风险。
据介绍,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包括建设规模30万吨/年聚乙烯、30万吨/年聚丙烯(含180万吨/年煤制甲醇、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及其配套设施。
中国首套高海拔地区特大型煤化工项目,青海矿业120万吨/年烯烃项目一期于5月底在青海格尔木工业园开工,建设规模为180万吨煤气化制甲醇、60万吨甲醇制烯烃、40万吨聚丙烯、27万吨乙烯,总投资235亿元。
……
接受记者采访时,煤炭分析师李廷认为,目前煤化工发展面临新机遇,第一,煤炭价格低廉、供给充足,降低了煤化工的原料成本。第二,煤炭清洁利用呼声日益高涨,变革利用方式、加快产业升级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战略。第三,科技的进步为煤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某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适度发展煤化工,使煤炭从燃料到原料转变,延伸下游产业链,是拓宽煤炭产业生存空间的有效渠道。“以煤制天然气为例,一亿立方米天然气耗煤量大约在35-45万吨之间,一个几十亿立方米的煤制气项目,耗煤量就达几百万吨。这对于缓解企业煤炭过剩压力有很大的作用。”
投资需理性
自2006年起,我国煤化工业突然进入井喷期,累计规划拟投入资金上万亿元。面对非理性发展态势,国家发改委在过去几年相继出台了数个针对煤化工的条例或通知,试图给煤化工行业降温,但均收效甚微。
据了解,我国传统煤化工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现代煤化工行业,除二甲醚外,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仍处于工程项目示范阶段,尚未形成产能过剩。但现代煤化工行业的产能过剩风险在不断地显现,一方面,因受下游需求不足的影响,作为精细化工原料的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将面临行业性产能过剩风险;另一方面,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在短期内虽未面临产能过剩风险,但由于其投资额大,资源消耗量大,一旦受到资源短缺、石油价格波动或者技术不成熟等方面的影响,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环境、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
在李廷看来,发展煤化工虽然有其必要性和经济性,但是要避免盲目冲动的发展。“如通过煤制气将一部分煤转化为相对洁净的燃气,就目前而言是有市场的,然而未来存在太大的不确定性,国内传统和非传统天然气开发进程都在加快,国际市场天然气供应快速增加,未来天然气价格可能会下跌。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投资,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陕煤化常务副总经理尤西蒂表示,煤炭企业延伸发展煤化工是一条出路,许多企业已有探索,但短期内并不会给煤炭行业带来救市的灵效,关键是要把握好煤炭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
“企业上马煤化工项目不要急于求成,要建立在新工艺、新技术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说,新型煤化工应纳入循环经济体系统筹规划,实现煤、气、电化等综合发展。“建立煤化工生态工业集群,将煤化工与建材、材料、发电废热利用不同产业的工艺技术集成联产,形成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有些地区生态脆弱,盲目发展煤化工可能导致整个地区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