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
注册 登录】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返回网站首页
menu
首 页
资讯
数据
政策
技术
咨询
项目
市场
专家
企业
会展
招聘
管理咨询
《中国煤化工》
menu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详细内容
陈卫东:世界能源转型的“中国模式”
作者: | 来源:中国石油报 | 时间:2017-04-19

世界能源转型不可逆转。中美两国既是低油价形势下的既得利益者,又受到低油价的冲击,面临巨大挑战。面对全球能源转型新格局,中美能源合作需要新思路和新观念。

世界能源转型不可逆转,当前的低油价境遇使能源转型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图景。

能源转型的不可逆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技术是可叠加、可积累却不可逆的,技术进步是能源行业转型的根本驱动力。第二,经济全球化下环境压力倒逼能源转型,此次能源转型更受到“低碳道德化”的约束。第三,未来石油将不再是稀缺资源,低成本石油比重将快速增加。第四,天然气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非常规油气革命重塑供需大格局。第五,随着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和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将进入多元化时代。

笔者以“三个峰值”概括当前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即中国煤炭消费峰值、美国石油消费峰值和欧洲天然气消费峰值。今天中国的能源结构与60年前的英国十分相似,刚刚到达煤炭消费峰值。据美国《石油情报周刊》(PIW)预期,经合组织(OECD)国家总的石油消费将在2018年达到顶峰,随后将开始下滑。另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欧洲天然气发电已经开始下降。

现阶段,世界能源转型可归纳为三种驱动模式,即美国模式、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美国模式是页岩气革命的模式,鼓励充分的市场竞争、企业家精神和供给侧革命推动;德国模式受安全环保理念影响,在公众支持和高能源成本推动下实现弃核弃化石的能源转型;日本模式滥觞于福岛核事故,受电力消费持续下降的影响,在灾变驱动下实现能源消费侧转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投资国,世界期盼能源转型的“中国模式”。目前,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正发生重大改变,中国在自身角色定位、战略制定和行动方案的选择上应有所调整。从角色定位上看,能源转型是由技术创新与进步推动的,谁能占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谁就将引领多元能源新时代。从战略制定上看,进入21世纪,“生产西移,消费东移”改变了全球油气市场大格局,中国速度、中国消费、中国市场和中国投资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因素。从行动方案上看,国家间能源合作包含油气贸易、相互投资、信息技术交流和人力资源流动四个层面,当前中美两国的油气贸易规模不大,但在其他三个层面持续活跃,而中国与中东、俄罗斯间的油气合作贸易规模巨大,但另外三个层次的合作水平不高。

进入21世纪后,中美两国共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石油天然气供需格局。一方面,中国油气需求的增长成为全球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正接替美国成为最大的油气资源进口国和对外投资国,中国资本投资美国石油工业的热情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美国的非常规油气革命改变了石油天然气的供给格局,正在由油气资源进口大国向出口大国转型,美国在中国进行的油气资本投资有所减弱。

中美两国既是低油价形势下的既得利益者,又受到低油价的冲击,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作为油气消费国,中美两国在油气进口中减少的费用大致相当于俄罗斯和沙特两国减少的出口收入。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也是规模巨大的石油工业国家,拥有70%以上的钻机数量,以及全球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能力和丰富的专业技能人才储备,低油价让中国石油工业面临亏损压力。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新格局,中美能源合作需要新思路和新观念。首先,LNG将改变中美油气“零贸易”格局。相互投资、信息技术交流和人力资源流动三个层面的资源互动将持续活跃,但难有大的突破,需要寻找更高层次的合作以匹配两国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的能力。其次,能源转型不仅是资源和消费、技术与投资的关系,关注气候变化与“低碳道德化”已成为能源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再次,为引导全球能源平稳顺利转型,需要建立全球能源治理的新理论和新架构。只有中美共同努力,全球能源治理新架构才能顺利组建并平稳运行。最后,天然气和其他新能源将在能源转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笔者预计,未来中东政治格局将更加复杂,欧洲经济移民东线将受到多重挑战。大西洋两岸、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等都是全球能源治理新机制必须考虑的区域,也是中美能源合作必须关注的重点区域。
(作者为东帆石能源咨询公司董事长)

 资讯搜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