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民革中央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煤化学工程专家。
男,1946年10月生,山西省五台县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月加入民革。曾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太原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学习简历
1959年至1963年,在太原五中高59班学习
1963年至1968年,在天津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化学专业学习
1978年至1981年,入太原工学院化工系读研究生
1998年到日本信州大学进修并获博士学位
任职简历
1968年,在河北省黄骅市化工厂、化肥厂、工业局技术员
1981年,在太原工学院化工系任教
1983年,到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进修
1985年,回国后任太原工业大学煤科学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教授
1993年,任太原工业大学校长助理
1994年,任太原工业大学副校长
1995年,任太原工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1997年,任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至2010年初),民革中央常委,民革省委主委
1999年,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01年,兼任省科协主席
2003年,任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2005年,不再担任省科协主席
2006年,兼任中国科协副主席
2007年,兼任民革中央副主席
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省九届、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六届、七届省政协委员。
2010年5月10日,任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0年6月11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2011年4月1日,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2011年4月21日,青岛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2011.5.30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成就
煤化学工程专家。长期从事煤化工研发工作,是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对煤化工利用中的主要过程煤的气化建立了可模拟工业条件的高温高压多气氛差热测试方法,获得了多种煤种在不同压力和气氛下的气化动力学规律,建立了煤的结构与反应性的定量关系,为煤热解和气化新技术开发与引进气化炉的优化运行提供了指导。对煤化工利用中的关键过程气体脱硫确立了硫的赋存形态和在煤的不同热转化工艺中的变化及分布,据此优化了脱硫技术,开发了系列脱硫剂,取得显著效益。在煤直接利用和转化方面开发成功煤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和等离子热解煤制乙炔技术。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关于煤热解、气化和多联产应用的“973”项目,提出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多联产模式。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7项;发表论文500余篇,SCI等收录198篇次,他引120余篇次;授权发明专利22项;出版著作3部,其中《煤的结构与反应性》是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2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