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
注册 登录】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返回网站首页
menu
首 页
资讯
数据
政策
技术
咨询
项目
市场
专家
企业
会展
招聘
管理咨询
《中国煤化工》
menu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 详细内容
4年后,国内风光无限的乙烯产能将如何变现?
作者:老木 | 来源:国家煤化工网 | 时间:2021-12-20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全球传统产业的项目建设大都处于收缩之中。而在中国,仍有一个产业的项目在大干快上,风光无限。这个产业就是乙烯。

最近,有人统计出,中国去年以来已经投产、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的大乙烯项目有20个。其中,乙烯单体项目11个,含乙烯的炼化项目9个。这些项目既有外商投资的,如美国埃克森美孚在惠州建设的160万吨乙烯项目;也有央企投资的,如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在长庆建设的80万吨乙烯项目;还有民营企业投资的,如万华化学在其工业园投资建设的百万吨乙烯项目。这些项目分布在河南、山东、江苏、广东、福建、新疆、陕西等多个地区,产能基本都在百万吨以上,其中产能最大的是在山东龙口建设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的300万吨。通过计算就可发现,这20个项目所包含的乙烯年产能达到2730万吨。其中,仅11个乙烯单体项目的年产能就达到1350万吨。这还只是原油路线的乙烯项目,不包括煤制乙烯项目的新增产能。

据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乙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提供的数据,2015~2020年,中国乙烯年产能已经从2200.5万吨增长至351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0%。其中,去年中国乙烯产能同比大幅增长了14.7%。该院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新增乙烯年产能将达到3832万吨,到2025年底国内乙烯年产能将创纪录地达到7350万吨。

建设所有这些项目摆出来的理由都一样:满足国内需求。确实,乙烯曾是中国短缺的重要基础化工原料之一,每年都需要进口一定量的国外产品。数据显示,中国乙烯单体的对外依存度从2002年的1%上升到2017年的11%。2019年,中国乙烯单体的进口量为250.97万吨。虽然看上去中国乙烯单体的对外依存度并不高,但如果加上乙烯下游产品的进口量,那么整个乙烯产业链的对外依存度,也就是中国乙烯的当量对外依存度就很高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乙烯的当量自给率是49%,也就是说,当量对外依存度是51%。

尽管如此,面对“十四五”即将形成每年7350万吨的巨量产能,有人不禁要问:中国乙烯真的就不怕过剩吗?

仅从乙烯单体年产能数据上看,即将新增的3800多万吨,对上目前200万吨的进口量,过剩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从去年的数据就能看出来。统计显示,去年,中国进口乙烯单体197.78万吨,同比下降21.2%;而12月的进口量为14.86万吨,同比下降23.42%。下降幅度非常大。这是不是可以看成乙烯市场对未来将出现过剩的一种反映?

再从产能利用率上看。产能利用率的高低可以直观地判断产能是否过剩。近几年来,中国乙烯的产能不断增长,但产能利用率却在不断下降。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2020年,全国乙烯产业产能利用率从77.9%降至61.4%,足足下降了16.5个百分点。一个5年计划的时间,产能利用率就下降这么多,速度之快十分惊人。如果按照业内“产能利用率在75%以下即可称之为过剩”的认知来判断,中国乙烯产业目前显然已经处于产能过剩之中,更别说几年内马上又有3800多万吨的新产能建成。

较高的当量进口依存度几乎被所有乙烯项目当作向国家申请“路条”的重要凭证。也就是说,目前中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乙烯下游产品。比如,聚乙烯是乙烯最大的下游产品,也是我国现在进口量最大的乙烯下游产品。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进口聚乙烯达1853万吨,对外依存度近50%。

那么,是不是大干快上提升乙烯产能,就能降低中国乙烯及下游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呢?显然没那么容易。

中国大量进口包括聚乙烯在内的乙烯下游产品,固然有乙烯产能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中东等地的乙烯及下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天然的成本优势,因而可以轻易占领中国市场。

对于乙烯生产来说,不同的原料路线对成本的影响很大,原料成本占乙烯生产成本的70%~75%。目前,世界乙烯原料主要有石脑油、乙烷、丙烷、丁烷、凝析油等。中东和北美地区的乙烯生产主要以廉价的乙烷为原料,而中国的乙烯生产主要以价格较高的石脑油为原料。因此,前者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据专家测算,中东地区的乙烯、聚乙烯、乙二醇等乙烯产业链上主要产品的生产成本仅为我国的20%~30%,即使加上运费也比国产相关产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更要命的是,全球乙烯产能早就处于过剩之中,世界其他地区的需求大都处于饱和,中东、北美等地过剩乙烯及下游产品自然要想方设法进入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在目前中国尚不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他们的产品都具有相当的价格优势,使得中国乙烯的产能利用率不断下降。那么,到不远的未来中国乙烯产能大幅增加、可以充分满足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他们为了保持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而价格手段自然就是他们的重要武器之一。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表示,到2025年,我国大部分石化产品将产能过剩。随着北美新增乙烯产能的陆续释放,中东和北美低价乙烯及下游衍生物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将愈加明显。他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东依靠低成本优势向我国大量出口大宗基础石化产品。2019年,我国净进口中东乙烯及下游衍生物折乙烯当量已达到1326万吨,占国内乙烯当量消费量及当量净进口量的比例分别达到24.4%和47.2%。目前中东聚乙烯、乙二醇产品在我国进口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已超过50%,对国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几年以后,一旦上述显而易见的情况发生,国内那些投巨资建成的数以千万吨计的乙烯产能可怎么办?如何变现?靠行政手段硬分配给企业吗?那谁来买单?或者我们真的有能耐用自己高成本的产品把中东低价格的产品挤出中国市场?难不成让国家为保证国内的这些乙烯装置都能开起来而把开放的大门再关上?

 资讯搜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