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氢气不过是一种工业气体。近几年,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氢气地位开始上升到新能源产品的高度。2019年,氢燃料电池首次被纳入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去年,氢能又被纳入国家《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中国产业投资有个特点:政府一主导,全国就发热,这次的氢能产业热也不例外。有了中央政府的重视,很多地方政府也都摩拳擦掌,准备抢先在氢能领域分一杯羹。以前冷门的氢能产业,一下子成为了投资的热土。有人粗略统计了一下:自2018年武汉市出台首例《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以来,苏州、佛山、长治、六安、张家口等近40个城市先后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与支持政策。到去年年底为止,提出要布局氢能产业的省市达到50多个,全国70%的省份都提出要发展氢能产业。统计显示,到目前,各地规划的氢燃料电池电堆总产能已经高达3000兆瓦,燃料电池汽车总产能超过10万辆,规划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今年,氢能的投资热度更盛。1~2月,国内仅投资氢燃料电池的项目就有10个,总投资额超260亿元。
目前,至少在规划里,中国已形成以北上广为中心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氢能产业集群。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氢能产业园正在规划和建设之中。笔者在天眼查上以氢能为关键词查了一下,一下子就蹦出3413家名称带氢能的公司。过一周再查,又增加了数十家之多。这些企业中,注册资金在10亿元甚至以上级别的企业不在少数。
这阵仗实在是眼熟。
毫无疑问,氢能是符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转型的好产业。储量大、零污染、高效率,生产和使用可闭环循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要达到向世界承诺的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发展氢能产业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
但是,眼看着这样一个好产业又陷入似曾相识大干快上、遍地开花的发展状态,笔者不禁心生担忧:会不会又像以前那些曾经火极一时的炼油、乙烯、对二甲苯(PX)、煤化工产业热一样,再出现过剩甚至烂尾?
从产业的角度,氢能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制氢、中游的储运氢、下游的氢燃料电池车和加氢站等。在投资热日盛一日的情况下,不少专家表示,氢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还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
制氢是氢能产业的第一个环节。中国现在的制氢能力确实强大。有数据显示,我国的氢气产量目前每年约在2000万吨左右,而且我国炼油企业已经可以生产出纯度达99.999%的氢气。但是,这些氢气绝大部分来源于传统化石能源的热化学重整,只有约4%来自于电解水。由高碳排放的传统化石能源获得的氢气很难不被人质疑其环保性。从环保的角度看,电解水制氢当然是最佳选择。但是,其中也有不小的问题。如果电的来源还是传统的化石能源,那其环保性就与传统化石能源直接制氢没什么区别了。但如果用来自于风能、水能、太阳能的电,目前显然又不具备提供稳定电量的条件。此外,目前来说,电解水制氢的成本比其他途径制氢高出数倍,也不是市场所能接受的。不解决清洁能源制氢的途径和价格问题,整个氢能产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总不能用污染的手段供养氢能产业吧,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氢气生产出来后还需要储运。氢是所有元素中最轻的,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密度仅为0.0899千克/立方米,是水的万分之一。因此目前氢气的高密度储存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目前车载储氢罐的相关设备都需要进口,就更别谈高密度储氢的技术突破了。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市场的大规模应用也是一句空话,或者说又多了一个被别人卡的脖子而已。
在下游环节,加氢站的建设是绕不过去的。国内加氢站所需核心装备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重要核心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就如成本占到加氢站一半以上的三大核心装备氢气压缩机、高压储氢罐、氢气加注机。在这些关键技术还没突破的情况下,大规模投资形成的氢能产业会不会又多了一个让别人卡的脖子?
就在十几年前,挖煤的、发电的、搞IT的、搞房地产的……都义无反顾地扑向煤化工产业。如今,在甘肃、陕西等煤化工项目扎堆的地方留着一个个烂尾工程,要么烂在地上,要么烂在纸上。即使不少已经建成的煤化工项目也是度日如年。同样以国家之力高调推进的光伏产业、芯片产业等,也都留下了数不清的烂尾工程。据统计,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分布于我国江苏、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5省的6个百亿元级芯片项目先后停摆,成为了烂尾项目。再分析一下这些产业和项目烂尾的原因,我们就会发现,正是和眼下一哄而上的氢能产业、项目一样的政策背景、一样的技术背景、一样的规划投资背景。此情此景,那些准备或正在大干快上的氢能产业项目都了解吗?担心吗?各环节的问题准备怎么解决?想过过剩和烂尾的后果吗?
在产业技术进步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也反复交了许多不该交的学费。面对又一个投资热土氢能产业,笔者只想说:大家都别头脑发热,千万别再烂尾!